課群課程

課群一:無人機環境探勘(劉義強)

無人機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尤其在精準農業、防災救援及智慧城市等方面。台灣積極發展無人機供應鏈,目標在2028年前達成月產能1萬5000架。為因應市場需求,本課群結合土木與機械專業,開設無人機環境探勘課程,涵蓋無人機動力學、流體力學、空間資訊測繪等,並強調實作能力的培養。學生將實際操作無人機進行勘探任務,並應用數值攝影測量與光達技術進行3D幾何資訊獲取。課程還與業界合作,提供學生參與無人機證照及競賽機會,為台灣無人機產業培養實務專才,推動國家產業發展。

課群二:地熱永續能源應用(劉耀先)

為應對全球能源轉型與台灣潔淨能源發展需求,地熱能源課群旨在培養學生在地熱系統設計與實作方面的專業能力。課群結合機械、土木、環境工程與材料科學等領域,涵蓋地熱潛能區域分析、地物探測、工程地質學、熱力學、渦輪機械設計及材料機械性質等課程,為學生提供完整的知識體系與實踐機會。課程強調數值分析、實驗測試及實地探訪,幫助學生將理論應用於地熱系統開發,提升解決能源技術挑戰的能力。此課群將有助於台灣地熱產業發展,並為全球能源變革培養具領導力的專業人才。

課群三:先進晶片之電子封裝與散熱(黃爾文)

為應對半導體與高效能運算需求,先進晶片電子封裝與散熱課群結合材料工程與機械工程學系的多門課程,涵蓋材料科學、電子材料、封裝技術及熱傳學等,構建完整知識體系。隨著人工智慧與晶片性能的發展,垂直堆疊封裝技術(如CoWoS、SoIC)成為焦點,散熱技術的提升至關重要。本課群從材料性能與製程基礎出發,深入封裝理論與實踐,並注重熱傳導與散熱技術,培養學生在電子封裝與散熱領域的創新能力與實務技能。此課群不僅符合產業需求,還加強學生在半導體產業中的專業競爭力,為未來科技挑戰奠定基礎。

課群四:永續環境工程材料(蔡營寬)

為應對全球資源有限與環境污染挑戰,永續循環工程材料課群旨在支持台灣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戰略。課群設計涵蓋理論學習與實務應用,課程包括材料力學、鋼筋混凝土學、環境分析、固體廢棄物處理等,強調廢棄物再利用與資源管理。進階課程如工程碳足跡與零碳建築設計,培養學生的系統性思考與創新解決能力。課群整合無機聚合物等循環材料技術,並導入生命週期評估(LCA)與碳足跡計算等工具,提升學生在全球循環經濟中的競爭力。課群跨領域設計,結合機械、材料、土木與環境工程,推動學生綜合能力與實務應用,為未來綠色工程與環境保護貢獻力量。